中医重点实验室是中国中医药科学院设立的科研机构,是中医领域的重要实验室之一。其主要职责是围绕中医药学科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创新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和创新,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科学认识水平。
中医重点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
1. 中药研究:重点开展中药的质量评价、活性成分的筛选和提取、药效物质的鉴定等基础研究,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2. 中医临床研究:依托中医重点实验室的优势和平台,开展中医临床研究,探讨中医的治疗机理和疗效评价方法,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科学认识水平。
3.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探索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和方法,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分子作用机制等,为中药的现代化转化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总之,中医重点实验室是中国中医药科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领域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机构,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持有中医适宜技术证可以在基层开展业务工作,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火疗、艾灸等技术,但是不允许独立行医。中医适宜技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安全有效、经济便捷、无创无害的中医传统诊疗技术,是中医临床实用有效的技术方法。
但是,如果想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还需要考取相应的医师资格证。只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后,才可以合法地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 学校初名北洋医学堂,1894年由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于天津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西医院校。1913年,更名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并开始招收本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