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方是资金的流出,贷方是资金的流入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一)由:所有者权益=利润+资本得:资产=负债+利润+资本(等式二)由:利润=收入-费用得:资产+费用=负债+收入+资本(等式三)
三、对于等式一、二、三,左边性质的科目(资产、费用类账户)增加记在借方,右边性质的科目(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本、收入)增加记在贷方;反之,左边性质的科目减少记在贷方,右边性质的科目减少记在借方;
会计六大科目是: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成本类、损益类。会计专业是研究企业在一定的营业周期内如何确认收入和资产的学问。
那么,会计六大类科目明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资产类科目,是指用于核算资产增减变化,提供资产类项目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
资产类科目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等科目;
2、负债类科目,是指用于核算负债增减变化,提供负债类项目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
负债类科目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利息、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科目;
3、共同类科目,属于金融业专用科目;
共同类科目主要包括清算资金往来、货币兑换、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等科目;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指用于核算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化,提供所有者权益有关项目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科目;
5、成本类科目,是用于核算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提供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
成本类科目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是指用于核算收入、费用的发生或归集,提供一定期间损益相关的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
损益类科目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等。
会计基本定义是指会计学科中用来描绘和分析财务经济活动的相关术语和概念。
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
会计基本定义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会计操作,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延伸内容:会计基本定义是会计学科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会计从业人员必须熟知的知识点。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定义,才能正确地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因此,建议学习会计的人员认真理解和掌握会计基本定义,从而更好地应对职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