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遥感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时间:2025-05-12 08:51:09
答案

遥感技术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情况,及时发现污染源,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资源调查: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进行调查,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农业管理: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农田的土壤肥力、植被覆盖、气候等因素,为制定科学的种植计划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依据。

城市规划: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城市规划,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筑物、绿化等情况的监测和分析,为城市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灾害预警:遥感技术可以监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如地震、洪水、火灾等,为灾害预警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农业管理、城市规划、灾害预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遥感卫星火点情况从哪里看
答案

遥感卫星火点情况可以通过专业的卫星遥感数据服务机构或政府相关部门的网站查看。这些机构会提供实时的卫星遥感影像,通过解析影像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并监测火点情况。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会发布火点监测报告和通报,以便公众了解当前的火点情况。查看时,需要注意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时效性,以确保获取的信息准确可靠。

遥感图像监督分类步骤
答案

遥感影像的监督分类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类别定义/特征判别:根据分类目的、影像数据自身的特征和分类区收集的信息确定分类系统;对影像进行特征判断,评价图像质量,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影像增强等预处理。这个过程主要是一个目视查看的过程,为后面样本的选择打下基础

2. 样本选择:在影像上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物作为样本,这些样本地物的特征需要符合预定的分类系统。

3. 训练区选择:同样在影像上选取一些区域作为训练区,这些区域的地物类别需要与样本地物的类别一致。

4. 参数设置:调整分类器的参数,以优化分类结果。

5. 分类:使用分类器对整个影像进行分类。

6. 后处理:包括混淆矩阵制作、精度评价等。

在进行遥感图像分类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图像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和几何纠正等。ENVI提供了各种预处理工具,可以完成这些任务。此外,地理空间数据云是寻找下载遥感影像的一个好去处。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