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越,战国时齐国博士,秦朝时曾任仆射。
李斯和淳于越是一对好兄弟。
秦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时,他建议实行分封,以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遭丞相李斯驳斥。
当时身居相位的李斯,为了迎合秦始皇统一言论的需要,上表焚书,当即遭到太子老师、博士淳于越的反对。
李斯意识到,焚书之议势在必行,却又担心淳于越强谏惹祸,想方设法劝导他,可是淳于越还是触犯了律令。
在李斯的袒护下,淳于越免于死罪,革职回乡。
为了保护储君,在回乡路上,他又为扶苏代言,泣血上表,谏阻焚书,终于招来杀身之祸。
在刑场上,监刑官李斯和死囚淳于越互吐心声,阐明各自的人生观。
淳于越舍生取义,与诗书共存亡,死得坦然;李斯保住了禄位,却遭受天下读书人的唾骂。
绞刑。
分成缢死和勒死两种。
勒死,是指以绳索勒住人的脖子而使之死亡的方法。
腰斩。
它是用重斧从腰部将犯人砍作两截。
这种刑罚周代已经出现,直到雍正年间方被废除。
车裂。
所谓车裂,就是把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套上马匹,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拉,这样把人的身体硬撕裂为六块,所以名为车裂。
有时,执行这种刑罚时不用车,而直接用五条牛或马来拉,所以车裂俗称五牛分尸或五马分尸。
弃市。
是在闹市之中将犯罪人当众处死的刑罚。
秦朝的制度,不是封建制度,秦始皇结束了封建制度,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独裁专制制度,这对历届统治者是好的容易统治的,但对于广大百姓却是最不好的制度,这个制度遗害中国二千多年,在当时或后来都应该说是坏制度。谁理解了这个道理,谁就站在了被统治的弱小者一边。谁赞称这个制度,谁就站在了強霸统治者一边。但统治者必竟是极少数人,你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