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媒体曾集中火力向苹果品牌宣战,这场围绕苹果手机保修和后盖的纷争越演越烈。
一个突出的例证是苹果公司成为中央电视台2013年3月15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晚会”曝光企业目标,央视的理由似乎很充分,指控苹果售后服务中外有别。
随后,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也发表文章批评苹果公司,该报3月27日发表有评论,指责苹果公司在中国“无与伦比地耀武扬威”。
两家官方媒体对苹果出人意料的“青睐”,引起其它官方媒体的跟风,包括《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百家官方平面媒体都对此进行了转载和报道,全国30多家平面媒体刊载了上至总编辑,下至评论员,撰写了50多篇评论。
新浪微博参与转发、评论的网民超过380万。
官媒针对苹果的围攻别有用心,主要是为了抹黑一家国际知名品牌,并不是曝光中国消费者真正关心的问题。
平心而论,央视“围攻”苹果做的有些过了。
对央视来说,每年都有“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晚会”。
选择什么样的品牌进行第一个曝光,却是一件非常纠结的事情,如果选择不当,即使表面看起来光鲜强大的央视等官方媒体,也会遭遇说客汹汹,潜流阵阵,以后场面上的日子就不好混了。
央视选择苹果作为爆光的对象,随后又大力度猛批,似乎有把苹果搞臭,它想让善良的中国消费者相信苹果真的有问题,而且不是小问题。
当苹果有问题的观念扎根到消费者心里时,苹果的销售份额就会出现下跌。
其实,苹果只是一种工具,所以对待苹果官方媒体应该理性的分析,值不值得大动干戈加以批评或指责。
如此多的网民站出来帮苹果说话,说明一个道理,消费者喜欢的东西该买的还要买,再怎么阻拦也是无用的,毕竟,苹果是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且人见人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