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这个要求大概是在2003年左右下发的。但首先是在大城市执行,其次是中型城市如地级市,最后是县级城市。某些县级城市开始执行节能65%大概是在2009到2011年。
外墙保温应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如EPS、XPS和岩棉等。并按照正确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如基层处理、胶粘剂铺涂、保温板密铺、角部处理、外墙面饰面处理等。
同时,注意保温材料的优点和缺点,合理选用,避免出现冷热桥问题;关注保温功能的同步实现,避免过于追求单一的保温目标而忽略墙体防水等需求。验收时注意细节问题,如保温板缝隙处理,保温层与构件接触处理等。
1. 墙面预处理:在进行外墙保温之前,必须做好墙面的预处理工作,如清洗、打磨、去除附着物、填补裂缝等,以确保保温层与墙面紧密结合,防止保温层空鼓或脱落。
2. 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选择适合的保温材料对保温效果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保温材料包括聚苯板、挤塑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等,具体选择应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3. 合理的保温层厚度:不能盲目厚保温层,否则不仅浪费资金,还会导致保温层施工质量不佳,形成大量的空鼓或开裂。根据实际需要和地区气候条件,选用适当的保温层厚度,使用合适的保温材料组成保温体系。
4. 防水层的设置:在保温层之上必须设置防水层以防止水分渗入保温层,造成墙体结构的损伤。防水层的选材应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防水材料,如防水涂料、水泥砂浆、环氧树脂等,按规定施工。
5. 辅助材料的应用:在进行外墙保温时,除正常的保温材料和防水层之外,还需要使用一些辅助材料,如保温固定钉、防裂网、玻璃纤维网、抹灰砂浆等,确保保温效果的同时还能提高保温体系的防护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