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法定节假日共11天,包括新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部分公民法定节假日包括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军节。
法定节假日也称为法定假期是指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体现,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法定节假日一是让劳动者更好地休息,二是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2019年8月2日,人社部发布《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明确,休息日、法定年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五类休假标准。其中,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为11天。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是新年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劳动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1天;中秋节放假1天;国庆节放假3天。探亲假未婚职工每年1次,假期20天;已婚职工每4年1次,假期20天。
国家法定节假日主要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法定节假日,一般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