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蛋不可以直接放卤水里煮。
因为生鸡蛋放入卤水中煮,鸡蛋容易煮烂,这样蛋液与卤水混合卤水就很容易变味。一般都是将生鸡蛋先用清水煮熟,然后把鸡蛋壳均匀敲碎,再放入卤水中卤制,这样茶叶蛋才更容易入味。
煮茶叶蛋时,还可以加入红茶,这样煮出来的茶叶蛋卤水汤色红亮,鸡蛋上色漂亮,还有淡淡的茶香1。
茶叶蛋煮完之后通常还需要浸泡一段时间才能食用。制作茶叶蛋的过程大致如下:
1. 准备材料:新鲜鸡蛋、茶叶、八角、桂皮、生抽、老抽、盐、糖等。
2. 烹煮鸡蛋:将鸡蛋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煮约10分钟,确保鸡蛋完全煮熟。
3. 敲裂蛋壳:将煮熟的鸡蛋捞出稍微冷却后,轻轻敲打蛋壳使其产生裂纹,这样可以使调味料更好地渗入蛋内。
4. 调制卤水:在另一个锅中加入水,放入茶叶、八角、桂皮以及其他调味料,根据口味调整生抽、老抽、盐、糖的比例,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制10-15分钟,让香料的味道充分释放。
5. 浸泡入味:将敲裂的鸡蛋放入卤水中,用小火煮沸后熄火,让鸡蛋在卤水中浸泡数小时甚至一夜,以便充分吸收卤水的香味。
因此,煮完的茶叶蛋并不立即食用,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使味道更加浓郁。浸泡时间越长,鸡蛋吸收的味道就越深,口感也越好。
茶叶蛋的诞生时间不确切,但大多数历史记载认为它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1735-1796)。其创造者是清朝福建人,当时在杭州开了一家腌蛋店。传说有一天他们在煮蛋时把茶叶一起放了进去,尝后发现味道独特,便开始商贩出售。这种独特的口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逐渐成为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今天,茶叶蛋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的美食文化之一,并且在世界各地受到消费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