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这个主标题似乎是在强调言论与行动之间的关系。主标题可以理解为“言行一致的力量”,意味着言论和行动应该相辅相成,共同产生影响。而副标题可以是对主标题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例如:“用话语引领行动,以行动证明话语”。
这样的副标题强调了言论对行动的引导作用,以及行动对言论的验证作用,共同传达了“说和做”的重要性。
这六件事情是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最重要的事情。通过说和做这些事情,我们可以建立起更亲密的人际关系,提高我们的认知和情商,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决策能力,以及促进我们的个人和职业发展。
事例:
1、1925年夏,闻一多
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
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
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
2、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诗人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
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就决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恒心。
3、据吴宗济的《补听集》记载,闻先生有一手篆刻的功夫,于是就在公路旁摆起了“地摊”,为别人刻图章。当时在昆明中央研究院语言历史研究所任职的吴宗济回忆说,他亲眼见到闻一多在路旁的草地上铺了一块旧布,上面放上十几方图章石和刻章。
盘膝半蹲半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等待生意上门。彼时的闻先生面容清瘦,长发短须,虽然生活落魄至斯,却仍显露出一身傲骨,让人感慨不愧是一代文学大家的气派。吴宗济当时未敢惊动闻一多先生,便低头而过。闻一多的眼睛是高度近视,自然也就没看到吴宗济的身影。
闻一多先生身为一代文豪,真可谓“上得课堂,守得街旁”,他自力更生的优秀品质和能屈能伸的豁达精神,永远值得后世学习和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