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丹历史悠久,早在4000年前就有原始部落居住。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为古埃及的一部分。公元前750年努比亚人在苏丹建立了库施王国。公元6世纪苏丹进入基督教时期。
2、13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苏丹,伊斯兰教得以迅速传播,在15世纪出现了芬吉和富尔伊斯兰王国。16世纪,苏丹被并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势力范围。英国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向苏丹扩张。1881年,苏丹宗教领袖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领导群众开展反英斗争,于1885年建立了马赫迪王国。1899年苏丹成为英国和埃及的共管国。
3、1953年建立自治政府。1956年1月1日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1969年5月25日,尼迈里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民主共和国。
4、1985年4月6日,达哈卜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共和国。1986年4月苏丹举行大选,萨迪克·马赫迪出任总理。1989年6月30日,巴希尔军事政变上台,成立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简称革指会)。1993年10月,革指会解散,巴希尔改任总统。
5、2005年,苏丹北南双方签署《全面和平协议》(CPA),并据此成立民族团结政府,巴希尔任总统。2011年1月,苏丹南方举行独立公投,98.83%的选民支持独立。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独立建国。
6、苏丹共和国(阿拉伯语:جمهوريةا لسودان;英语:The Republic of the Sudan),简称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海岸线长约720公里。苏丹全国气候差异很大,自北向南由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过渡,最热季节气温可达50℃,全国年平均气温21℃。长年干旱,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00毫米。首都喀土穆
苏丹和赞比亚两国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远。具体来说:
1. 苏丹位于非洲北部,首都喀土穆位于尼罗河第三湾的河岸边。赞比亚位于非洲南部,首都卢萨卡位于赞比西省境内的高原上。两国间直线距离约3600公里。
2. 苏丹属于北非,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年平均气温较高,降水较少。赞比亚属于南部非洲,有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雨气候,气候温和多雨。所以两国气候差异较大。
3. 苏丹使用阿拉伯语作为官方语言,主要居民为阿拉伯人和黑人。赞比亚使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为班图人,族裔较为单一。两国在语言和民族方面也有较大差异。
4. 苏丹较为贫穷,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较为落后。赞比亚的经济较为发达,以采矿业和旅游业为主,生活水平更高。两国发展状况也存在较大差距。
综上,苏丹和赞比亚在地理位置、气候、语言、种族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尽管两国都位于非洲大陆上,但相距遥远,属于不同的地理区域和文化圈。所以,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来看,苏丹和赞比亚可以说是较为疏远的两国,之间的差异大于共性。两国的交往和合作也相对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国在空间上的隔阂感。
所以,我们可以说苏丹与赞比亚的确属于较远的两国,不仅地理位置上相距遥远,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两国的相对疏离也反映出它们属于不同的地理区域与文明圈。尽管苏丹和赞比亚都是非洲国家,但由于空间的隔离,其实互相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仍然较为有限。
苏丹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国家,历史悠久。下面是苏丹的简史:
1. 古埃及时期: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1075年,苏丹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古埃及帝国。
2. 埃及统治时期:公元前1075年到公元4世纪,在此期间,苏丹被埃及统治者控制,成为阿克苏姆王国等其他帝国商业活动的重要地区。
3. 基督教王朝时期:6世纪至14世纪,苏丹是三个基督教王朝的主权领土——诺巴提亚、马克图里亚和阿尔马卡布利亚。
4. 伊斯兰教和奥斯曼帝国时期:14世纪至19世纪,伊斯兰教的影响迅速扩大,并在1820年代初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之后得到了加强。
5. 英国统治时期:1881年到1956年,英国对苏丹进行了殖民统治。英国殖民政府对苏丹进行了现代化改革,并开始开发该国的资源。
6. 独立:1956年1月1日,苏丹获得了独立。第一任总理是伊斯梅尔·阿卜杜勒·阿齐兹。
7. 内战:1983年至2005年间,苏丹政府和苏丹人民解放军之间爆发了长达20多年的内战。此后,双方于2005年签署和平协议结束战争。
8. 现代化改革:21世纪初以来,随着国际社会对苏丹的关注度增加,该国政府开始进行现代化改革,力图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旅游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