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取决于食材的种类,具体如下:
芋圆是用木薯粉、红薯、紫薯、芋头等食材制作而成的,而它们的成熟时间不同。一般来说,芋头需要煮的时间最长,所以需要热水下锅,而其他食材则需要冷水下锅,以免煮烂。
紫薯和芋头的密度较高,需要煮更久的时间,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而红薯的成熟时间较短,只需要煮5-8分钟左右即可。
因此,芋圆是冷水下锅还是热水下锅,取决于食材的种类和成熟时间。对于不同种类的食材,需要分别处理,以确保它们能够煮熟并且保持口感和颜色的完整性。
用料
紫薯 200克
红薯 200克
芋头 200克
木薯淀粉 450克(分3等份)
白砂糖 60克(分3等份)
开水 适量
1、将【紫薯】【香芋】【红薯】,去皮切成片,上蒸锅蒸熟。
2、先取出【紫薯】块,加入少量【白糖】,趁热捣成泥(尽量细腻一点)。
3、盆中先放50克【木薯淀粉】,加【开水】,用筷子搅拌成粘稠的糊状。(这一步是烫熟一部分木薯粉,使揉面团的时候不易开裂)
4、将紫薯泥加入到面糊中搅拌,再加100克【木薯淀粉】(少量多次加),然后由外向内揉成团。
5、揉成表面光滑,软硬度适中的团(揉团的时候,如果太干就要加点热水,太湿就要继续加点木薯粉)
6、趁热将团团搓成长条。
7、用刀切成1-2cm小段就可以,不嫌麻烦的话可以最后再搓成小圆子。(在做圆子的时候要将没有做的用保鲜膜盖住,做好了的撒点木薯粉防止粘到一起)。
8、其他的两个红薯和芋头做法和紫薯一样。
9、煮芋圆。锅里水烧开,下入【芋圆】,煮到圆子漂浮起来(火不要太大),煮个3-4分钟就好了,然后倒入凉开水中过滤一下会更好。
客家人炸芋圆用的粉是绿竹粉,这种粉质细腻,加入后能够增添面团的韧性和弹性,让炸出的芋圆酥而不散,口感鲜美。
有些人还会在绿竹粉中加入积雪粉,这是一种添加剂,能够增加面团的膨胀性和脆度,让芋圆的外皮更加酥脆。如果做芋圆的过程中发现绿竹粉的韧性不足,可以适量加入一些米粉来增加面团的韧性,这样芋圆就能炸出口感更加酥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