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书院,又称南京国子监、睢阳书院、南京书院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最初的前身是“睢阳学舍”,始建于五代后晋时期,约公元930年,位于宋州,即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这座书院在古代有着极高的地位,是唯一一个升为国子监的书院,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
因此,应天书院位于现今的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
应天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 年),宋真宗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并赐额“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 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应天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2015 年 3 月 13 日,应天书院被列入“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宋真宗祥符二年二月二十四,一块金光闪闪的宋真宗皇帝御赐的应天书院匾额送抵应天府学舍,一时万人空巷、远近闻名。
王琦在讲话中指出,宋真宗颁发诏书赐题额,开启了应天书院的历史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