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产后的应激反应。这里主要指卵胎生鱼。卵胎生鱼繁殖之后,刚刚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对其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影响。
所以母鱼难免会受到刺激产生苦恼的扭曲心理,说直白一点就是可能会把气撒到这些小鱼身上,所以就一口一个小生命。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首次产卵的亲鱼身上,如果没人保护的话,能剩多少小鱼就要看天意了。

第二,产后身体极度虚弱,急需补充能量。鱼产卵和生小鱼要消耗很多体力,往往造成亲鱼身体虚脱。在自然条件下,鱼产卵之后为了能迅速恢复体力照顾鱼卵,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可能会吃一些鱼卵,否则大鱼小鱼都有可能死。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有点残忍。
第三,亲鱼在清除一些有缺陷的卵。母鱼产卵之后都会及时查看自己的卵,找出那些有缺陷的卵吃掉。这些带有缺陷的卵可能不会正常受精、发育,是非常有必要清除掉的,否则可能会污染孵化器里的水质。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公鱼受精之前。

第四,亲鱼在清除一些未受精的卵。
公鱼给卵受精之后,难免会有一些卵不能受精成功。这时候就得清除这些未受精的鱼卵。如果不处理的话,这些卵死亡之后同样会污染水质,甚至可能影响其它正常的受精卵发育。
第五,亲鱼在清除一些发育不良的卵。
当鱼卵成功受精之后就开始生长发育了,但是总会有少数受精卵发育失败,长成畸形或者死亡。此时亲鱼清除掉这些卵就很有必要了。原因跟上面一样,是为了其它的鱼卵能正常发育和不影响水质。

第六,环境剧变或亲鱼的生命受到威胁。
鱼产卵之后不仅需要良好的水质还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生存环境发生剧变之后,它们会把卵含走,后果往往是团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亲鱼遇到了天敌,必须逃命,但是它们不会把鱼卵丢下,没有办法,只能含走,结局也是团灭。除非是口孵类的鱼,否则大多结局都很悲惨。
一般吃荷花的鱼是草鱼,因为草鱼是植食性鱼类,会跳出水面去吃水草或者荷花。荷花开放的时候荷叶会减少,鲜嫩的荷花就会被鱼吃掉,而且鱼类拥有着持续性的记忆,鱼吃过一次荷花以后,就会再次去吃荷花。

鱼跃水面觅食的行为并不稀奇,当有很多鱼看到其他同伴有这种举动的时候,就会跟风效仿,所以就出现鱼吃荷花,甚至是一堆草鱼抢夺荷花的现象出现。
鱼迎水而上是因为它们需要呼吸氧气。水中的氧气含量随深度逐渐减少,而鱼需要足够的氧气来维持生命活动。所以,当它们感觉到水中的氧气不足时,就会向上游游,觅找更加富含氧气的水域。
此外,一些鱼类的生命周期中需要在上游繁殖或产卵,所以它们也会选择向上游游动。总之,鱼迎水而上是出于自身生存和繁殖需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