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种植前的准备工作。选择优质、适应性强的种子,并对土壤进行深耕翻松,除去杂草和残留作物,以保持土层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播种方法。播种时间一般在3至4月,气温达到10℃以上时开始播种,以确保玉米顺利生长和发芽。播种时,种子距离为20至30厘米,行距为40至50厘米,每公亩播种量为5至7公斤,播种深度约为3至4厘米。
肥料施用。在玉米生长周期中,定期施用有机肥和氮、磷、钾等基础肥料,以确保养分供给。在玉米的不同生长期,如拔节期和苞期,需要追施氮肥、铁肥等,以促进茎秆粗壮和叶片茂密,提高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在生长期间,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合理休耕时间、病害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虫害等。
收获与储藏。收获时间一般在8至9月份,收获后对玉米进行适当的晾晒和储藏,以保证其质量和口感。
建立小拱棚。选择厚度适中的黑色塑料薄膜,铺在土地上,并在薄膜上每隔一定距离钻孔,以便种植小拱棚。将塑料管或竹子等材料搭建成小拱棚,两端固定在地上。在小拱棚下栽种玉米苗,每个小拱棚只能种两株玉米。玉米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可以拆除拱棚,让新鲜空气和阳光直接照射玉米,有利于生长。
选址与翻耕。选择光照条件好、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在选址基础上,翻耕深松土壤,去除杂草和残留物质,施入适量有机肥和磷钾肥。用栅栏围挡起来,高度一般在50厘米左右。
栽植与护理。在每个小拱棚下栽种两株玉米苗,间距约为15至20厘米,采用交错排列方式。玉米苗长到一定高度后,进行适当地修剪,去除多余的叶子和花序,有利于
1、选种:要选择抗病性、丰产的品种,把小粒、发霉粒、虫眼粒剔除,晾晒2-3天杀菌。
2、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松软、深厚的土地种植,施加农家肥作为底肥。
3、播种:多在3-4月进行,以高垄播种为主,株距要在30cm左右,每个穴中放3粒种子。
4、管理:及时补充水分,土壤中的湿度切忌过大,施肥主要是以穴施、沟施为主
首先,准备玉米面、糯米粉和适量水,混合成面团。将面团揉成小圆球,中间加上果蓉、芝麻等馅料,搓成小汤圆。
锅中加水,烧开后放入小汤圆,煮至浮起即可。
接着,将玉米粒用开水焯一遍后捣成玉米浆。将玉米浆加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冰糖、椰浆和椰丝进行煮沸。
最后,将煮好的玉米汤倒在小汤圆上即可享用。这道汤圆汤既健康又美味,是一道很适合秋天食用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