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养老金卡被冻结,可采取以下措施尽快解决问题:
1. 联系银行客服:首先,应该及时联系银行客服咨询具体情况和解冻流程,了解冻结的原因以及解冻所需材料和手续。
2. 补充材料:根据银行的要求,收集和补充所需的材料,如身份证、银行卡、卡号等相关证件和资料,准备好应有的流程材料。
3. 提前预约:为尽快解冻,应提前预约银行网点柜台服务,到银行办理证件审核和解冻手续,避免因为客户数量过多而等待时间过长的情况。
4. 安排好时间:到银行办理解冻手续时,需要先安排好时间,并尽量带好所有材料,以便加快审核和解冻的进程。
5.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在办理过程中,需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以免造成个人财产损失和信息泄露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养老金卡被冻结可能与账户安全等因素有关,因此,为更好地维护个人财产安全,应妥善保管好银行卡和相关证件,定期检查账户信息和安全设置。
(一)第一支柱个人账户空账现象较为为严重。
我国实行的是以现收现付制(社会统筹)兼具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 的统账结合模式。制度设计下企业缴费统一支付退休一代,个人账户缴费在退休后仍归于个人所有。但在实践中,个人账户未能实现其应有的个人支配权和管理权,由于制度转型、权责不清等原因,加之我国社会养老金制度代际转移问题突出,个人账户被挪用以弥补转制成本,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严重。
(二)第一支柱个人账户规范运营后整体规模偏小。
2007 年财政部、人社部发布《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央补助资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央补助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即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运营。
此后个人账户基金纳入全国社保基金统一运营,作为基金权益核算。近年来个人账户基金规模增速偏低,且长期低于全国社保基金规模增速。
截至 2020 年个人账户基金期末余额 1486.76 亿元,仅占全国社保基金权益期末余额的 6.05%。个人账户未来去向何处,做实做空或是从基本养老保险中分离尚存争议。
(三)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规模不足,亟待改革以推动进一步发展。
1)我国养老金规模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截至 2021 年底,我国养老金总规模 10.74 万亿元,占 GDP 比重 9.39%,第三支柱总规模仅 6 亿元左右,占养老金比重不到 0.1%,占 GDP 比重更加微乎其微;同期美国养老金规模 37.46 万亿美元,占 GDP 比重 162.88%,第三支柱总规模 11.80 万亿美元,占养老金比重达 31.50%,占 GDP 比重达 51.30%。
2)财政养老支出难以弥补资金缺口。据《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预测,未来 5-10 年中国会有 8-10 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且缺口会随时间推移进 一步扩大。为了保证养老金的长效发放,养老负担的重心将从国家逐渐转移至个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体系亟待进一步发展。
1. 变化很大。
2. 因为取消养老金双轨制后,灵活就业人员将与正式就业人员享受同等的养老保险待遇,不再存在待遇差异。
3. 这意味着灵活就业人员将能够获得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养老金保障,提高了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