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取款方式:老年人可以通过柜台或自助终端机等渠道进行取款。一般来说,柜台取款需要携带存折和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自助终端机取款需要输入存折密码或使用指纹等方式进行认证。
2. 取款限额:不同银行和不同地区的取款限额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老年人存折取款的限额比普通存折取款的限额要高,这是银行为了方便老年人日常生活而设定的。具体限额需要根据银行和地区的规定而定。
3. 存折管理:老年人存折的管理应当由老年人或其授权的家属或代理人负责。如有遗失或被盗,应及时向银行报告并进行挂失,以保障存款安全。
4. 费用问题:老年人取款时,不应该被要求支付额外的取款费用。一般来说,银行会根据自己的规定收取一定的账户管理费用,但不应该收取过高的费用。
1 老年人存折取款有一定的规定限制。
2 原因在于老年人通常身体虚弱,容易受骗或者被不当行为利用,故存折取款方面也有所限制。
例如,银行可能会要求老年人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办理业务,或者要求老年人提供身份证明和指纹识别等信息,以确保安全性。
3 另外,一些地区还有限定老年人的取款次数和金额,以避免被诈骗或者家庭争执等问题。
老年人需按规定门店办理业务,并且不能将存折借出或者转让给他人。
总之,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利益和安全。
1、没有特殊规定
我国对于老人的存款年龄是没有特殊规定的,不是说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不让存了,或者对存取款加以限制,并没有这样的规定。因而老人无论有多大年纪,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将钱存在银行中享受利息,对于取款也是比较自由的,老人在银行的存款也是同样保密的。
不过,老人在上了60岁之后,考虑到本身的身体健康等情况,有一些方面要尤其注意。
2、存款期限要适合自己的情况
有时老人的身体情况会比较差,常有大病小病或者吃药的情况,平常又没有退休金可供开销,这时老人在存钱时,要慎选过长期限的定期存款,以免无法持有到期,结果要以活期存款利率计息。
这样的情况下,当资金比20万多不少时,可以选择可转让大额存单。当资金较少,但长期闲置,可以选择储蓄国债。若资金少,且需要较强的流动性,若老人对电子支付很习惯,可以选择余额宝等较稳妥的理财工具,若老人比较传统,还是选择银行卡活期存款比较好。
3、在中小银行的本息和别超过50万
另外,在银行存款也不是绝对安全的,起码那些村镇银行取款难的事件侧面印证了,在中小银行存款的安全性是不如在国有银行存款的。但问题是,我国多数银行属于中小银行,且中小银行的利率往往比较高,可以带给老人更多的利息。
如果老人一定要在中小银行存款,在一家银行的存款本息和不要超过50万为宜,这样即使该银行破产,老人的资金安全也能有《存款保险条例》保障。
4、密码即使不告诉子女,也要妥善记录
这两年公共卫生事件、地震、洪水等意外事件比较多,人要考虑到意外降临的可能性。另外,人到七十古来稀,人在年老后,也要考虑到疾病和意外等的发生,为了在可能的意外来临之际方便子女凑齐手术费或者是便于继承,老人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不过,考虑到一些老人不止一个孩子,加上家庭关系并不总是简单的,若无法将密码、债务等告诉子女,也尽量做好妥善的记录为好,便于子女之后打理。
5、身体好的话,做好增值准备
若老人身体状况很好,如无意外将有比较漫长的晚年生活,可能高达20年~40年,则一定要考虑到为财富进行保值和增值,关于这点,不妨参照三十年前的万元户和如今的万元户究竟意味着什么。
不过当下存款利率低且下行,储蓄国债的利率相比去年年初的时候也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单靠这些传统保本方式是很难跑赢通胀的。
老人若想要较稳妥的增值,可以将多数资金借助上述方式保证安全性,对部分资金可以引入适当比例的股票、股票基金等方式,这些是高收益但也伴随着较高风险的,一定要注意控制比例,万一亏损则伤筋动骨。若想无风险地稳稳增值,也可以选择政策支持下的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30天周期共享1%的商品利润,基于实物交易,安全无风险。
总之,60岁以上老人在银行存取款是没有特殊规定的,不过考虑到老人的特殊处境和需求,不妨注意以上“5大方面”,或能更好地满足其对于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等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