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孝悌》原文如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以上是《论语·孝悌》的原文,这段话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于孝悌的看法。他强调弟子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谨慎少言,富有爱心,并且亲近仁德的人。在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可以学习文化知识。
是金典散文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经》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章、492篇,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代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