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底松》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写生长在涧底的松树,抒发了诗人对于身处逆境但仍然保持坚韧不拔精神的人的赞美。白居易的诗歌以平易近人著称,这首诗也体现了他的这一风格,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在洛阳,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城,他创作了许多描绘当地山水景色的诗篇。
例如,《修香山寺记》中写道:“洛阳四野,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十寺,游观之胜,香山首焉。这是白居易对洛阳山水之美的赞美。
再如,《湖亭望水》:“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这首诗描绘了南湖在雨后的新晴之际的美丽景色。
此外,他在《重题别东楼》中提到:“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以及“丰年寒食节,美景洛阳城。” 这两句诗揭示了他对洛阳的深情厚谊和对其美景的热爱。
白居易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生动地描绘了洛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使我们能够通过他的诗歌感受到洛阳的美丽和魅力。
白居易有很多表达淡泊名利观点的诗作,以下为你举例几首:
1.《菩提寺上方晚眺》: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沉沉。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2.《咏怀》:高人乐丘园,中人慕官职。一事尚难成,两途安可得。遑遑干世者,多苦时命塞。亦有爱闲人,又为穷饿逼。我今幸双遂,禄仕兼游息。未尝羡荣华,不省劳心力。妻孥与僮仆,亦自具衣食。如此好光阴,奈何长戚戚。
3.《问皇甫十》:耻从缙绅游,甘向田野老。穷通谅在天,忧喜即由己。秋成玄圃外,景物洞庭里。晚景支颐枕,秋光满荻汀。酣歌一曲意自远,和雪扣舷惊夜眠。犹恨未能忘,坡头卧古松。
<生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