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叶类害虫:大多取食树木及草坪叶片,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并为天牛、小蠹虫等蛀干害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既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降低植物的美化功能和观赏价值。此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袋蛾、刺蛾、大蚕蛾、尺蛾、螟蛾、枯叶蛾、舟蛾、美国白蛾、国槐尺蛾、凤蝶类,鞘翅目的叶甲,膜翅目的叶蜂等。
二、刺吸式害虫: 刺吸式害虫是园林植物害虫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它们个体小,发生初期往往受害状不明显,易被人们忽视,但数量极多,常群居于嫩枝、叶、芽、花蕾、果上,汲取植物汁液,掠夺其营养,造成枝叶及花卷曲,甚至整株枯萎或死亡。同时诱发煤污病,有时害虫本身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此类害虫主要有蚜虫类、介壳虫类、粉虱类、木虱类、叶蝉类、蝽象类、蓟马类、叶螨类等。
三、蛀食性害虫: 蛀食性害虫生活隐蔽,天敌种类少,个体适应性强,是园林植物的一类毁灭性害虫。它们以幼虫蛀食树木枝干,不仅使输导组织受到破坏而引起植物死亡,而且在木质部内形成纵横交错的虫道,降低了木材的经济价值。此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木蠹蛾科、透翅蛾科、鞘翅目的天牛科、小蠹科、吉丁甲科、象甲科、膜翅目的树蜂科、等翅目的白蚁等。
四、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主要栖息于土壤中,取食刚发芽的种子、苗木的幼根、嫩茎及叶部幼芽,给苗木带来很大危害,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等。此类害虫种类繁多,主要有直翅目的蝼蛄、蟋蟀,鳞翅目的地老虎,鞘翅目的蛴螬、金针虫,双翅目的种蝇等。
害虫:螟蛾:食叶类害虫,大多取食树木及草坪叶片,削弱树势,并为天牛、小蠹虫等蛀干害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既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降低植物的美化功能和观赏价值;白蚁:主要食物是木纤维,对农作物、树木、房屋建筑、江河堤坝等危害极大;蝗虫: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等,对农作物以及树木的危害极大;蟑螂:卫生类害虫,可携带致病的细菌、病毒、原虫、真菌以及寄生蠕虫的卵,并且可作为多种蠕虫的中间宿主。
益虫:七星瓢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螳螂:属肉食性昆虫,是中国农、林、果树和观赏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蜻蜓:具有捕食性,成虫在飞行中捕食飞虫,能够食蚊及其他对人有害的昆虫;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也摄食植物的腐烂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
害虫和益虫是生态系统中两个不同的群体。害虫通常指那些对人类、农作物或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昆虫,如蚊子、苍蝇、蚜虫等。它们可能传播疾病、破坏作物或造成其他形式的损害。
而益虫则是指那些对人类、农作物或环境有益的昆虫,如蜜蜂、蝴蝶、蜻蜓等。它们可能帮助传播花粉、捕食害虫或进行其他有益的生态活动。害虫和益虫的存在都有其生态意义,但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保护益虫的种类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