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张瑞敏接手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冰箱厂厂长之位,这就是命令赶鸭子上架。那时的青岛冰箱厂就是一个烂摊子,在它之前已经换了3个厂长了,负债147万,工厂已有800多号工人。大锅饭时代,每天没有工作做也能得到应有的报酬,工厂里乱成一团糟,上一个小时就溜班的、随地大小便的、带工厂的东西回家的,比比皆是。
张瑞敏知道这个一个烂摊子,他秉承着自己的“想做最好就做最好”的理念,上来第一件事就是给工厂树立起规矩,制定了“十三条不准”,明确规范了工人的一些行为,那会还是手写在红纸上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张瑞敏的管理下,工人们也变得老实起来,工厂也有个工厂的样子了。张瑞敏马上又着手从德国引进当时先进的生产线,并亲自带队去德国学习。从德国学习回来之后就开始工厂的生产。
这也就是为什么起初海尔的LOGO是两个人的原因,一个是中国的海尔,一个是德国利勃海尔,两个小孩象征着朝气蓬勃和关系友好。
1985年,他的一个朋友想要买一台冰箱,结果让张瑞敏脸上无光,因为连续挑了很多台,都是有问题的,最后不得不勉强挑一台拉走。朋友走之后,张瑞敏立即对仓库里的400多台冰箱进行全面检查,发现了76台有各种各样缺陷的冰箱。
张瑞敏马上召开工人大会,询问大家的解决办法,很多工人都表示,可以用作员工的福利,毕竟一台800块钱的冰箱相当于普通工人2年的工资,并且上面领导也表示,可以作为不合格品出售,但都被张瑞敏给否决了,并表示要砸掉这76台有问题的冰箱,当众就拿起大锤砸向了冰箱,而这一砸,虽然砸得工人们心痛,但却砸醒了工人们的品质质量意识,更是砸出了一个民族品牌。
后来张瑞敏在接受采访中说到:“除了进口设备外,我们最正确的决定是砸碎76台有缺陷的冰箱,如果不封锁这条路,迟早会有问题,要学会尊重市场”。
从此之后,海尔生产出来的冰箱的质量都非常过硬,并且3年后还拿到了冰箱行业的第一枚国家质量金牌,海尔也迅速在国内打开了市场。
张瑞敏之所以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他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出色的领导力。张瑞敏始终坚持创新,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带领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跨国集团。他的领导风格注重激励员工,提倡团队合作,使得海尔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其次,他注重学习和创新。张瑞敏深知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只有不断创新和学习才能保持竞争优势。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结合中国实际,创立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法以及“人单合一”模式等独特的管理模式,这些创新为海尔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此外,张瑞敏还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他强调企业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成长,打造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理念使得海尔的员工能够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张瑞敏还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战略眼光。他积极推动海尔的国际化进程,通过引进外资、拓展海外市场等方式,不断提升海尔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他的国际化战略使得海尔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实现更快速的发展。
综上所述,张瑞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拥有坚定的信念、出色的领导力、注重学习和创新、关注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战略眼光等多个方面的优势。这些因素共同促使他带领海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张瑞敏的生日是1961年6月9日,根据星座学理论,他的星座是双子座。双子座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聪明才智的星座,有着快速的思维和适应力,往往能够处理复杂的情况并做出明智的判断。
这种星座的人也很喜欢交流和社交,热爱与不同的人交流并了解不同的观点。
双子座的人也很有创造力和表现力,善于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创造和表达。从张瑞敏的工作表现和生活风格上看,这些都与双子座的个性特征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