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词作感情丰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洒脱,也有婉约细腻。他的词往往抒发自己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亲朋好友的深情厚谊。以下是苏轼词作感情特点的一些概述:
1. 豪放洒脱:苏轼的词作中,有不少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情感,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等作品,展现了他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情感。
2. 婉约细腻:苏轼的婉约词作,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情感细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3. 深情厚谊:苏轼的词中,有不少是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祝福,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展现了他对亲人的深情。
4. 感伤忧愁:面对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变迁,苏轼的词中也流露出感伤和忧愁,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等,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5. 超然物外:苏轼在词中也有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表达,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6. 感悟人生:苏轼的词作常常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如《赤壁赋·大江东去》等,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故事,表达了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苏轼的词作感情真挚,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又有婉约细腻,展现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苏轼的词对文学史的主要贡献:
1、苏轼的词借用某些诗的表现手法作词,拓宽了词的题材,升华了词的境界,丰富了词的表现技巧,特别是开创了豪放词,提高了婉约词的格调,使词体在艺术上进一步走向成熟,成为一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特殊抒情文学体裁。
2、苏轼的词扩大题材,咏史怀古、悼亡怀人、登临送别、田园风光、说理谈禅、爱国热情……无所不包。朋友、师生、兄弟、夫妻……无所不涉。农村题材正式入词由苏轼始。苏轼的咏物词有开拓之功。咏桔、古松、柳、红梅、琴、海棠等,已具规模。
3、苏轼的词豪放旷达的风格,使其成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引发词坛的震动。气象宏大,风格豪放旷达、雄健清刚。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神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以豪放、旷达、婉约为主著称。他的词风有三种主要类型:豪放风格、旷达风格和婉约风格。
豪放风格:苏轼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生而以慷慨豪迈的形象与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旷达风格:这种风格最能代表苏轼的思想和性格特点,表达了他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
婉约风格:苏轼的婉约词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