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此时期,中国的科技水平比较先进,如火药、印刷术等发明,让中国在世界科技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随着丝绸之路的打通和航海技术的提升,中外交通也得到很大的改善,贸易、文化交流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因此,可以写出这样的顺口溜:“火药、印刷、指南针,宋元科技走九天;丝路、海航、文化交流,中外贸易更亲密。
”
一、九日山祈风石刻
位于泉州清源山九日山景区。在东西两峰的摩崖上,有宋至清的题刻75段,其中有反映海外交通的13方祈风石刻,记载了从北宋到南宋年间泉州郡守主持的为“番船”祈风,预祝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史实,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
二、市舶司遗址
市舶司遗址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办事处水门社区,从宋元祐二年(1087)建立,到明朝成化八年(1472年)迁往福州,近四百年间,市舶司管理着泉州诸港的海外贸易事务,是中国重要的古海关遗址。
三、德济门遗址
位于鲤城区天后路,始建于南宋,初建称镇南门,元朝改称德济门,遗址有城门城墙、门道墩台、内外壕沟、拱桥以及瓮城、城门等组成。
德济门遗址是泉州古城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古城门遗址,为宋元时期古刺桐城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