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南陵县名字由来
时间:2025-05-12 05:07:57
答案

南陵县建置则迟于南朝的萧梁,县境及驻地变迁很大,县名由来也众说纷纭。

南陵县名主要有两说:一以山为名。《太平寰宇记》就说南梁普通六年(525年)置南陵县,“缘山为名。”还有说置于天监四年(505年),在春谷故地置南陵县。又有说以东晋所置南陵戍改设南陵郡、县。二说是侨置县。按此说追考《括地志辑校》,有“南陵故县,在雍州万年县东南二十四里。汉南陵县,本薄太后陵邑,陵在东北,去县六里。”则是名由汉文帝太后陵寝命名。西汉南陵县在今西安市东南,古属关中地区,汉属京兆尹,东汉撤销。经考证,南陵县名以地处赭圻岭南为名。此处位旧春谷县北境,下临江渚,南依山岭,形势险要,东晋以来就是著名的军事要塞。东晋哀帝召权臣大司马桓温入朝,至赭圻,诏止之,桓温在此筑城。东晋置戍,以位赭圻岭南而名,与南陵故邑无任何关系,因此南陵县非侨置县,而是梁新设郡、县,并延东晋旧戍名。

南陵县十三鲜是什么
答案

1 南陵县十三鲜是一道著名的地方特色菜肴,起源于安徽省南陵县。

2 十三鲜由13种不同的食材制作而成,其中包括腐竹、海参、肉末、鱼漂子、蟹黄、板筋、黄花菜、金针菇、冬笋、豆皮、猪心、鸭肝和豆腐皮等。

3 十三鲜菜肴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被誉为南陵县的一张名片。

同时,也是安徽省非常有代表性的地方菜系之一,备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南陵县大工山需要门票吗
答案

不需要。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的南陵县和铜陵市境内,是一处西周时期至宋代(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279年)的铜矿及冶炼遗址。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发现于1984年,整个遗址区的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遗址区内发现有冶炼、采矿遗址近百处。在其中的4处遗址内,还发现了一批西周及春秋时期的炼铜矿竖炉,汉唐时期的地下采矿场,唐宋时期的矿石焙烧窑、圆形炼铜地炉等重要遗迹。1996年11月,南陵县大工山铜矿遗址和毗邻的铜陵凤凰山铜矿遗址一起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