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的测量过程一般由气象观测站、气象卫星和气象雷达等组成,具体流程如下:
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站是进行天气测量的重要设施之一,主要能够测量气温、气压、风速、降雨量、湿度等多项影响天气的因素。
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均设有许多气象观测站,这些数据可以实时上传给气象部门进行天气预报。
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是现代天气预报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取气象信息,包括温度、湿度、云量、降雨量等,将这些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传回地面接收站,以便气象部门进行分析和预报。
气象雷达:气象雷达主要用于探测降水天气,它能够通过电磁波探测附近区域内的降水情况,包括降雨和冰雹等,然后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气象部门进行分析和预报。
综上所述,天气预报的测量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种设备和技术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气象专家的分析和判断,才能最终给出准确的天气预报。
概率。
如果是雨雪天气,则雨滴或雪花图标旁边的百分比数字,代表降雨或降雪概率。比如对降水的预报,传统的天气预报一般预报有雨或无雨,而概率天气预报则给出可能出现降水的百分数,百分数越大,出现降水的可能性越大。
预报人员根据各种气象资料,经过整理、分析、研判、讨论后,预测出在某一地区及一定时段内降水机会的百分数。这只是预测降水的“机会”有多少,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如果预报降水概率60%,在安排活动时则以有雨为主,无雨为辅;预报降水概率为80%,应做好防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