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主要体现在它们所描述的情境和感受上。悚目惊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严重的事态使人感到十分紧张、害怕或震惊。而触目惊心则是指看到某种严重的事态后引起人内心的震惊。两者在意义上相近,但细微的差别在于“触”字,它暗示了看到某种情况后的直接感受。因此,在使用时,触目惊心含有看到的意思,强调了视觉上的接触和内心的感受。
《悖论简史》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的罗伊·索伦森。该书于2007年出版,副标题为“哲学与心灵的迷宫”。作者用悖论的方式叙述了三千年的哲学历程,让读者切身感受到哲学每一次进步所面对的复杂困境,以及哲人们突破这种孤绝之境的犀利智慧。
在书中,作者详细探讨了各种悖论,如毕达哥拉斯对公分母的探寻、巴门尼德论不存在者、西绪福斯之石与芝诺悖论、苏格拉底对悖论的探究等。
总的来说,《悖论简史》是一部探讨哲学悖论的重要著作,对于理解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触目惊心是正确的成语。而悚目惊心是臆造的词汇。触目,就是眼睛看到的。这里说的就是所看到的令人心惊胆战。而悚害怕,恐惧的意思,不能用它来形容目,语法不通。这个只能用来形容心情,感受。而不能形容目光所及。动宾搭配不当。因此可以认定为臆造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