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有很多习俗,主要习俗有开灯祈福、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吃元宵、放烟花、祭门、祭户、合家团聚等活动。[3][12]此外,不同地方、不同民族,元宵节活动各有特色,如有游龙灯、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走百病、迎紫姑等传统民俗表演。[1]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在东南亚等华语地区每年元宵节也会举行庆祝活动。
中国习俗。
舞龙舞狮,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舞龙又称耍龙灯、 龙灯舞。龙是古老的图腾,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从春节到元宵灯节,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
代表地是广州市白云区石马村、清湖村、平沙村、夏茅村、大朗村、江村村。据说舞了火龙后可以趋吉避凶,风调雨顺。以前用稻杆扎成龙头、龙身的形状,插上燃着的香,由青壮小伙子赤膊上阵,挥舞舞动。现代以藤草、榕树叶等制成,一般龙头约50公斤。
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