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很久以前,有一种名叫“年”的怪兽,每到年末就会从海里出来,侵扰村庄,吃掉牲畜和伤害人类。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每到年末就会带着老弱妇孺逃往深山避难。
后来,人们发现“年”怕红色、火光和巨大的声响。于是,在年末时,村民们开始贴上红纸,点燃火把,燃放爆竹,用以驱赶“年兽”。
从此,“年”不再侵扰人间,人们便以此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这个传说不仅解释了春节期间贴春联、放鞭炮的习俗,也寄寓了人们对恶势力的驱逐和对新一年平安吉祥的祈愿。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