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zhuàng)是一个汉字,读音为第四声。在汉语中,它有多重含义和用法。
作为名词,状可以表示形状、样子,如“状况”、“状态”。它还可以指代情形、景象,如“壮观”、“状况不佳”。在法律领域,状特指诉讼的呈文,如“诉状”、“状纸”。
作为动词,状有描述、叙述的意思,如“状述”、“状告”。它还可以表示仿效、摹拟,如“状貌”、“状拟”。
此外,状在古汉语中还有一种特殊用法,即作为状语的后缀,用于形容词、副词后面,使它们具有名词的性质,如“非常状”、“异常状”。
总体来说,状是一个多功能的汉字,在汉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作为名词还是动词,它都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能够准确表达各种概念和情境。
以上是关于“状”字的读音及其含义的简要介绍。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汉字。
笔顺:点,提,竖,横,撇,捺,点
释义
1.名形态;样子。
例词 奇形怪状状貌状态形状
2.名情形。
例词 状况惨状现状原状
3.动描述;形容。
例词 绘景状物不可名状摹状
4.名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字。
例词 供状行状
5.名指起诉书。
例词 状告状纸诉状
6.名褒奖或委任等的文件。
例词 奖状军令状委任状
状语,是句子的重要修饰成分,是谓语里的另一个附加成分,它一般附加在谓语中心语前面,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词进行修饰、限制。
在不同的语言中“状语”有不同的作用,中文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英语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德语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
现代汉文中,状语分一般状语和句首状语,一般状语位于主语、谓语之间,起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词的作用,句首状语则比较少见,但在表示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介词结构做状语时,可以把状语放在主语的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