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游子吟前四句是描写什么情景的
时间:2025-05-12 11:13:59
答案

描写的是年迈的母亲送儿子远行前的深夜为儿子缝衣补裤时,无比的担忧和惜别,内心无限的牵肠挂肚的情景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背景:《游子吟》写在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游姓的来源和分布
答案

游姓起源于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公子偃,字子游,其后以王父字为氏。即公子偃之子郑卿公孙虿,公孙虿之子游吉,即子太叔,为郑国正卿,其族为游氏。

又晋文侯弟公子成师封于曲沃,称曲沃桓叔,其族也为游氏。姬姓游氏的历史有2600年。

先秦时期,游姓活动区域比较狭小,主要在河南黄河的北岸一带。秦汉时期,河北广平郡发展为游姓的望族。到唐宋时期,游姓已经在福建成为大族。清朝初期,游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游姓大约1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第九十五位。陕西为游姓第一大省,约占游姓总人口的27%。主要分布于陕西、四川、福建,这三省大约占游姓总人口的75%;其次分布于江西、河南、河北、江苏等省。

明朝时期,游姓人口大约有87000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福建为游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游姓总人口的35%。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这两省大约占游姓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于安徽、广东、湖北、四川、山东等省。宋元明600余年间,游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

游子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急
答案

道理如下:

1.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为将要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母亲忙着把衣服缝得严严实实,担心孩子一走很久才会回来;

2.谁能明白母亲无私的爱,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3.韵译: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简单一句母爱的无私;

4.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茶叶

经济

<

<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