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三元里抗英民谣原文
时间:2025-05-11 23:59:03
答案

三元里抗英民谣是一首描述清朝道光年间广州三元里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民谣。以下是民谣的原文:

青山巍巍,白云悠悠。

晚清沦落,百姓增忧。

鸦片泛滥胜过洪水猛兽,

英帝横行已成中国毒瘤。

抢劫猪牛,凌辱妇女,

烧毁房屋,祸害不休。

悲满清,春色黯如秋;

抗英军,浩气冲斗牛。

土枪在手,瞄敌胸口。

锄头举起,重击敌首。

人心合,阴霾散。

反外敌,壮举秀。

乡民自发组织,打出了民族士气。

武器装备落后,不惧强敌往前冲。

保家室,纾国忧。

战番鬼,冲前头。

三元里人民抗英彰显民族气节。

三元里人民抗英永垂不朽。

人风流,山河壮。

反侵略,正乾坤。

醒狮自我解救,汇成一股清流。

武器装备落后,锄头铁锹惩敌人。

保家室,纾国忧。

抗番鬼,是英雄

三元里人民抗敌凝聚镰刀铁锤。

三元里人民抗战永垂不朽。

请注意,这首民谣可能有多个版本和变体,以上只是一种常见的版本。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对于英国侵略者的愤怒和反抗精神,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三元里抗英民谣原文
答案

一声炮响,二律埋城。

三元里被困,四方炮台打烂。

伍紫垣顶上,六百万讲和。

七七礼拜,八千斤未烧。

九九打吓,十足输晒!

——《广东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为了“维护鸦片贸易”,1840年6月英国“发动和进行”了“对华战争”(马克思《鸦片贸易史——二》)。它在广东、福建的进攻失败后,转攻未进行备战的浙江并陷定海,昏庸的清廷将禁烟领袖林则徐革职查办,任命投降派琦善接替林则徐,后又派奕山为将军至广东代替琦善。奕山在广州被困后立即投降,而三元里人民与投降派相反,自发地进行了英勇的抗英斗争。这首民歌用简炼的语句,叙述了三元里斗争与奕山投降的过程,表达了人民的爱国情绪。

三元里牌坊是哪个地铁口
答案

地铁A2出口。从三元里牌坊出来地就能看见非常熟悉的地铁A2出口。“三元里村到了”。村里还有个机场路公交站场,一辆辆公交来来往往,非常热闹。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