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狗"、"犬"意思几乎是相等的,但有所区别:"犬"文言一点,"狗"通俗一点。
军犬不叫军狗,警犬不叫警狗,犬牙交错不说狗牙交错,犬吠一般不说成狗吠,狗叫一般也不说成犬叫。
"犬"用于贬义较少,"狗"用于贬义较多。
犬马之劳,不说成狗马之劳,犬子是自谦,狗子是骂人,狗特务也不叫犬特务,狗屁也不说犬屁,狗东西不说犬东西。
在古代,"狗"、"犬"的差别比现在大很多:甲骨文的"犬"极像狗的样子,是个象形字。
"狗"从"犬","句"声,是个形声字。
依文字发展规律,应当是先有"犬",后有"狗"。
成语"画虎类犬",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原文是:"画虎不成反类狗。
"人们理解为:画只老虎,却画成了狗。
可是,画得再不像,虎也不至于画成狗的样子,画成猫反倒说得通。
其实,这个"狗"并不是我们说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