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描绘春夏秋冬的古诗文:
春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夏季: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冬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这些古诗文都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四季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年级下册的三首古诗分别是《元日》、《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下是这三位诗人的背景介绍:
王安石: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生于江西抚州,自幼聪慧,年轻时便有才名。他的诗歌风格高峻豪放,语言简练明快,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王安石在政治上主张变法革新,推行新法,以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波折和争议,但他的文学成就却为后人所传颂。
杜牧: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他的诗歌风格明丽隽永,善于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他的作品主题广泛,既有对时政的批评,也有对人生的感悟。杜牧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被后人誉为“晚唐之绝响”。
王维: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被誉为“诗佛”。他出生于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早年曾历任多地官职,后辞官隐居,专心于诗歌和绘画创作。王维的诗歌风格空灵悠远,意境深远,善于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他的绘画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后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好的,四年级学生学习《乐思古诗》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首:
1.《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赠花卿》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4.《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南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从军行(其四)》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9.《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0.《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