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肉有关
肿
腫
zhǒng
【名】
(形声。从肉,中(重)声。本义:痈)同本义〖carbuncle〗
肿,痈也。——《说文》
肉暴长曰肿。——《论衡·状留》
肿疡。——《周礼·疡医》。注:“痈而上创者。”
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吕氏春秋·尽数》
疡医掌肿疡。——《周礼·天官》。郑玄注:“肿疡,痈而上生疮者”
同音字:种、肿、踵、冢、冢、尰、喠、瘇、煄、徸、种、歱、穜、肿
【 扩展资料 】
据说在没有文字出现之前,汉语同一个音最早就是一个意思,也就是同一个音对应的是一个本源或一个实物,后来称之为同音字。同音字的理论也值得研究,随着汉民族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一个音所代表的字义也在不断地延展,所以,汉字又出现了通假字和同音字。在大部分汉语中,同音字一定有着一个共同的起源,再由这个共同的起源部分派生出多层意义的表达。可以说,在没有汉字符号出现之前,汉语的同一个音所表达的其实就是同一个内容或同一个内容的相关方面。汉语在最原始的汉字符号出现时,或许一个音也只就有一个符号而已。随着社会的发展,同音字的字义范畴不断扩大,汉字的分类也更加趋近系统化,而同一个发音在原有意思的基础上派生出新的更多层含义的同时,同音不同字型的汉字便产生了。
只有含有肿字的成语。
鼻肿眼青,意思是指鼻子肿起,眼圈发青。形容脸部伤势严重。成语出自清朝蒲松龄的《寒森曲》第五回。
鼻青脸肿,意思是指鼻子发青,脸部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成语出自《三侠五义》第四十四回。
鼻青眼肿,意思是指鼻子发青,眼睛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亦比喻遭受严重打击,挫折的狼狈相。成语出自《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