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是一份详细记录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中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及其控制措施的文件。以下是编写学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的一般步骤和要点:
确定风险因素:首先,需要识别和确定学校食堂或餐饮场所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包括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烹饪、分发、餐具消毒等环节的卫生问题,以及员工卫生习惯、食品过期、交叉污染、食物中毒等方面的风险。
评估风险等级: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可能性。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高、中、低等不同等级。
制定控制措施:针对每个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应具体、可行,并有助于降低或消除风险。例如,对于食品采购环节,控制措施可能包括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索要并查验相关证明文件等。
编写清单:将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评估结果和控制措施整理成清单形式。清单应包括以下内容:
风险因素描述:简要描述风险因素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
风险等级:标明风险的等级,如高、中、低。
控制措施:列出针对该风险的具体控制措施。
责任人:明确负责实施控制措施的责任人或部门。
监督与检查:说明如何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以及发现问题时的处理方式。
定期更新与审查:学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应定期更新和审查,以确保其始终反映学校食堂或餐饮场所的实际情况。当学校食堂或餐饮场所的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清单。同时,定期对清单进行审查,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培训与宣传:将学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作为培训和宣传材料,向学校食堂或餐饮场所的员工、学生和家长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管理要求。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大家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
总之,编写学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是确保学校食堂或餐饮场所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可以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1. **现金管理**:包括向银行缴存或提取现金,并附上相应的银行凭单作为记录。
2. **物资采购**:购买物资时,需要附上现金支出凭证和食堂进货单,以证明资金的使用和物资的来源。
3. **伙食费管理**:预收的伙食费和售饭收入都需要记录,并附上阶段性对账结算表(微机打印凭单)。
4. **会计核算**:学校食堂的会计年度通常从公历1月1日开始至12月31日结束。会计核算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记账方法采用借贷记账法。
5. **营养餐资金处理**:收到学生交来的营养餐资金时,会做相应的会计分录,如借记库存现金并贷记其他应付款——营养餐生活费等。
6. **成本核算与饭菜质量**:食堂的成本核算和饭菜质量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食堂能够为师生提供安全、优质的餐饮服务。
7. **会计账簿设置**:食堂需要设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总账)和明细分类账(明细账),以序时地反映食堂的财务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记账流程可能会根据不同学校的管理制度和食堂的实际情况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当遵循学校的财务管理规定和相关会计准则,确保所有的财务活动都能得到准确和合规的记录。同时,为了保障食堂财务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建议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财务报告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