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一组用于网络通信的协议。
TCP/IP协议由两个部分组成: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
1. IP(网际协议):IP是一种网络层协议,负责将数据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它使用IP地址来标识网络中的每个设备,并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IP协议还处理数据包的路由,确保它们能够正确地到达目标主机。
2. TCP(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传输层协议,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它通过建立一个可靠的、面向连接的通信管道来传输数据。TCP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带有序号,并确保它们按正确的顺序到达目标主机。TCP还处理数据包的重传和拥塞控制,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TCP/IP协议也包括其他一些重要的协议,如UDP(用户数据报协议)、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等。UDP提供了一种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常用于实时通信和流媒体等场景。ICMP用于网络中的错误报告和控制消息传递。
总的来说,TCP/IP协议是一组用于网络通信的标准协议,它保证了数据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和正确路由。它是互联网和许多其他网络的基础,并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通信中。
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
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
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因此,IP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
TCP三次握手的过程涉及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多个步骤和数据包交换。在这个过程中,序号是用来标识数据包的顺序和位置的。但是,当我们说“TCP三次握手完成的序号”时,实际上是指三次握手过程中,最后一个确认包的序号,而非整个握手过程的“完成序号”。
具体来说,三次握手的过程如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到服务器,并设置初始的序列号。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后,发送SYN+ACK包给客户端,确认收到客户端的SYN包,并设置自己的序列号。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SYN+ACK包后,发送ACK包给服务器,确认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数据包都有一个序列号,用于标识该数据包在数据流中的位置。而“完成序号”通常指的是某个操作或阶段的结束标识,对于TCP三次握手来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完成序号”为7或8。
因此,说TCP三次握手完成的序号是7或8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序号是随着数据传输而动态变化的,并且在TCP协议的不同阶段和操作中,序号的意义和用途也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TCP三次握手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完成序号”为7或8。序号在TCP协议中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值,用于标识数据包的顺序和位置,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