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土地出让收入的历史背景
时间:2025-05-12 08:06:42
答案

可以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和国家财政体制的变革。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实行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即政府将土地使用权划分为一定期限,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并获得相应的土地出让金。这种做法代替了原来的土地使用权以及房屋建设行政分配制度,将土地和房屋建设更多地交给市场来决定。

土地出让收入对于城市发展和财政收入都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土地出让收入是城市化过程中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可以用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等。

其次,土地出让收入也是市场经济中激励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开发建设的一种手段,可以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土地出让收入也可以促进国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土地出让收入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例如土地出让的过度和不合理利用、土地收益分配不公等。

所以,政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土地出让收入的机制,确保其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出让收入的历史背景
答案

作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土地出让收入的历史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此前,我国建设用地使用大多是无偿划拨的方式。1987年12月1日,深圳首次公开拍卖一宗面积8588平方米地块50年使用权,这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土地拍卖会,为国有建设用地有偿出让开了先河,并逐步在全国推广。

此后,各地新增建设用地主要来自农村集体土地,但土地出让收入却主要用于城市建设。

这种“取之于农、用之于城”的做法,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财力支持。但与此同时,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却严重不足。

土地出让金不得用于支付
答案

土地出让金不可用于人员开支。

土地出让金的使用范围包括哪些

  (一)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

  (二)土地开发支出。包括前期土地开发性支出以及按照财政部门规定与前期土地开发相关的费用等。

  (三)支农支出。包括计提农业土地开发资金、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保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补贴支出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四)城市建设支出。包括完善国有土地使用功能的配套设施建设支出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五)其他支出。包括土地出让业务费、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计提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支出、支付破产或改制国有企业职工安置费支出等。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