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三国时期,世祖文皇帝、任城王、邺城王,分别指的是谁
时间:2025-05-05 18:08:51
答案

三国时期的世祖文皇帝、任城王、邺城王分别指曹丕、曹彰、曹植,具体简介如下:世祖文皇帝曹丕:字子桓,曹操的次子,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

他生于战乱年代,青年时便随军作战。

曹操死后,丕袭魏王、丞相。

延康元年,曹丕代汉称帝,为魏文帝,都洛阳

在位期间,平定边患。

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

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任城王曹彰:字子文,沛国谯县人。

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陈王曹植之兄。

曹彰武艺过人,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

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

曹丕即位后,曹彰与诸侯就国。

初二年进爵为公。

次年被封为任城王。

黄初四年,曹彰病逝于府邸,死后谥号为“威”,故亦称为任城威王。

邺城王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词采画眉见长。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