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助是政府出资,个人在医保统筹基金、大病保险报销以后,还有费用没有报销,家庭陷入困境的情况下,治疗费用由政府来报销。
如果个人本来就是低保户、持有残疾证的残疾人、特困供养人员(五保户)在当地镇政府或街道办就可以申请医疗救助,初审通过以后,由县民政局最终审核,享有医疗救助的人出院费用可以直接结算。
如果个人本来家庭情况比较好,因为大病导致因病致贫,可以向村委会或居委会提出,由村委会向镇或街道办申请,逐级上报审核。
得了大病上班仍然可以交五险一金。五险一金是国家规定的员工福利和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这些保险的缴纳与员工的健康状况无关,而是基于员工的工资和就业状态。
即使在患病期间,只要员工还在工作,并且与雇主签订了劳动合同,那么雇主就有义务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这样做不仅保障了员工的权益,也有助于员工在需要的时候获得相应的保险赔偿或福利支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在患病期间可能会面临一些工作上的问题,如工作强度、工作时长等。如果员工的健康状况不允许其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那么可能需要与雇主协商调整工作内容或工时,或者申请病假等。
此外,对于某些特定的疾病,国家可能会有相应的政策或补贴来支持患者。例如,对于某些重大疾病,患者可以申请医疗救助、医保报销等。因此,建议员工在患病期间及时了解并利用相关政策和资源,以保障自己的权益和生活质量。
残疾证办理流程有哪些
1、提出申请:申请人或其法定监护人,需持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和二寸免冠照片向户口所在地县级残联提出办证申请。
2、等待受理:县级残联在接到申请材料后,对申请材料进行核对,并录入申请表中的相关信息。
3、残疾评定:对于残疾特征明显的申请人,依照残疾标准,可直接填写评定表,并在评定表中明确记录残疾特征和直观评价,但必须经过包括理事长在内的3人联合评定、签字。其他难以直接认定残疾类别、等级者,必须经指定的医院或专门医疗机构评定。
4、初审、填发:县级残联根据申请人的相关材料和指定医院、医疗机构作出的残疾评定结果进行初审,对于信息虚假或经医疗机构作出的残疾评定结果不符合残疾标准者,予以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