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青团包肉的一种做法:
1.准备材料:新鲜艾草500g、糯米粉360g、粘米粉40g、澄粉160g、碱2g、糖35g、色拉油20g、盐、五花肉糜400g、春笋半根、盐、糖、蒜末、豆瓣酱、生抽、老抽、盐、糖。
2.具体步骤:
- 艾草洗净,滚水下锅焯水,然后捞起用凉水冲洗,加一点点碱和盐,用料理机加一点点水榨成泥待用。
- 160g澄粉+300g滚水冲调,凉后揉成透明面团。
- 糯米粉+粘米粉+榨好的艾草泥+糖,揉成湿度适中的面团,然后把上一步澄粉团撕成一块块丢进来一起揉揉揉,最后加上色拉油,揉均匀后盖上保鲜膜备用。
- 肉糜+蒜末+春笋切粒+豆瓣酱+生抽+老抽+盐+糖,炒制成肉馅。
- 面团45g+紫薯/豆沙/芝麻40g;面团60g+肉馅适量,包起来。
- 大火蒸8-10分钟,蒸熟后拿出,凉一下抹点调和油即可。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对青团的馅料和面皮进行调整。
青团并**不是只有**江浙沪地区才有,但确实在**这些地方特别流行**。
青团是中国东部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和上海一带的传统食品,尤其在清明节期间食用较为普遍。这种食品通常由糯米粉制成,加入艾草汁液使面团呈现出特有的绿色,内馅多样,有甜的如豆沙、芝麻,也有咸的如肉松蛋黄等口味。
尽管青团在江浙沪地区尤为盛行,但随着人们对于传统食品的兴趣增加以及现代物流的发展,**青团已经逐渐走向全国**,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许多其他地区的消费者也能在当地市场或者通过网络购买到这一季节性的食品。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青团在江浙沪地区的知名度较高,但它并不是该地区独有的食品。其他一些地区也可能有自己的类似食品,只是名称和制作方式可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