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养缺乏
饲料中缺乏含硫氨基酸或饲料的粗纤维过低等。因缺乏含硫氨基酸而出现啄羽时,禽类会将啄下的羽毛吃掉。由于营养不良时禽模拟平时好动,啄羽也就增加。
2、管理不当
如鹦鹉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光线过强、饮食位不足、断喙不当或没有断喙、舍内湿度过大或太干燥等。如舍内过于干燥时,皮肤会不舒服,从而自啄,继而发展为互相啄羽。
3、疾病导致
尤其是慢性的肠道疾病,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而出现啄羽;蛔虫、绦虫等体内寄生虫病发生后也会由于营养不良而出现啄羽;另外还有一种机械刺激,导致瘙痒难受,就会出现啄羽。
4、习惯啄羽
从小鹦鹉出生到成熟有多次脱羽,会有部分鹦鹉啄食掉下的羽毛,以后就可能会发展为啄鹦鹉自己身上的羽毛之情况。
5、遗传基因
啄羽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由遗传基因DNA病毒造成可令受感染鹦鹉致死的鸟传染疾病。
玄凤鹦鹉咬人要进行驯服,驯服时将人的身体对准玄凤鹦鹉的高度,实现与之平行,刚开始远离鸟笼,之后缓慢靠近,并将手放在笼子旁边,使其慢慢适应,期间手拿小米进行投喂,直到玄凤鹦鹉愿意主动跳到主人手上进行觅食,说明驯服成功。
可能是因为无聊、情绪变化、发情等原因导致的,主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1、太无聊了,鹦鹉比较活跃。如果长时间被绑在架子上或者用脚链锁在笼子里,它会孤独而无所事事。
2、情绪变化,一旦发现主人陪的时间少了,就会有那种失宠的感觉被抛弃,然后就会焦虑。
3、发情期,当一些鹦鹉达到发情期时,激素分泌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导致烦躁出现拔羽的情况。 怎么判断鹦鹉身上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