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疗养,包括:老年康复医疗,保健医疗,养生保健等。
2、老年用品,包括代步车、老年手机、助听器等。
3、老年服务,包括生活料理、养老保险和心理辅导等。
4、养老地产,包括养老公寓和养老社区等。
5、老年文化,包括老年人的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等。
6、老年出行,包括老年旅游等。
7、老年餐饮。
1、唱片店:唱片店正以空前的数目接二连三地关闭。去年,全球数一数二的音像制品零售商托尔音像连锁店公司关闭了旗下所有89家分店,因为该公司断定自己无力与网上音像店和沃尔玛百货公司等连锁店相抗衡,后者不仅售价低廉,且能销售其它商品来弥补激光唱片销量的不足。未来10年的幸存几率:很大,如果你把沃尔玛看作唱片店的话。
2、胶卷制造业:此时此刻,这一行恐怕不是进军的最佳选择。据《芝加哥论坛报》报道,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间,数码照片冲洗量增加了34%。与此同时,胶卷相机销量下跌49%,而数码相机销量则持续上涨———涨幅为5%。70%的美国互联网用户拥有一台数码相机;另一项调查显示,如今,70%的加拿大人使用数码相机。未来10年的幸存几率:一些专门为业余摄影爱好者生产胶卷的企业家可能找到生路。
3、作物喷粉飞机:可能10年内还能存在,但恐怕不是以现在的这种模式。典型的作物喷粉飞机的平均寿命为60年,作物喷粉飞机的数量在减少,而且这一行难免有危险。就在几周前,阿肯色州的一家作物喷粉公司的飞机因将杀真菌剂喷洒在农场工人身上而被勒令禁止在艾奥瓦州飞行。未来10年的幸存几率:农夫们说,即使新技术导致作物喷粉飞机失去了往昔的重要性,但他们将永远需要这种飞机。不过,商业航空公司正越来越多地从独立的小型作物喷粉飞机手中抢走生意。
4、同性恋酒吧:正如《奥兰多哨兵报》最近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随着同性恋男女逐渐为社会所接受,美国全国各地的同性恋酒吧相继歇业。这里曾经是觉得在别处不受欢迎的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现在其存在的必要性已经没那么大了。未来10年的幸存几率:正如许多行业一样,优胜劣汰。
5、报纸:当新闻广播和电视新闻问世时,就有人以为报纸要完蛋了。甚至在传真机使办公室发生革命性变革后,也有人预测人人都将用传真机传递新闻,因为这比报纸的速度要快。可预测的事情没有发生。但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问世以来,报纸的数量不断锐减。去年,美国发行审计局先后两次公布每6个月的报纸销量平均跌幅分别为2.1%和2.8%。全国各地的新闻编辑室都在大量裁员。未来10年的幸存几率:报纸不会消失;而是会出现在互联网上。
6、投币式公用电话:1997年,美国有逾200万部投币式公用电话;如今,大概只剩一半了。或许始终会有机场和饭店等地方提供投币式公用电话,只要有人没有手机或买不起手机。由于街头电话亭是贩毒分子的最佳选择———他们不希望自己的电话号码遭窃听和跟踪———各座城市正纷纷取消街头电话亭。未来10年的幸存几率:投币式公用电话还会存在,但不会是在家附近打电话的工具。
7、二手书店:二手书店接二连三地关张,仍在营业的也是依靠互联网谋生,而淘汰二手书店的正是互联网。二手书店曾经是人们寻觅钟爱的绝版儿童读物的地方。现在,只需将书名键入搜索引擎,几分钟内便可订购到想要的书。未来10年的幸存几率:一些二手书店仍可苟延残喘,但厄运已经临头。
8、储蓄罐。你可能会暗笑,不过,随着我们逐渐走向无纸社会,不难想像有一天储蓄罐将不复存在。未来10年的幸存几率:当然,很可能还会有几个储蓄罐———在古董店里。
9、电话推销。对于憎恶推销电话的人来说,好消息是这一行终于可能濒临消亡,而坏消息是其消亡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电话推销去年获得3930亿美元的收入。这少不了聪明的推销手段的功劳,例如在大型购物中心举办有奖销售活动,如果顾客填写个人信息,就等于同意接听来自活动主办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的电话。未来10年的幸存几率:电话推销仍将存在。也许低声下气,生意惨淡,但很可能仍苟延残喘。
10、投币游戏机厅。随着任天堂Wii游戏机、网络休闲游戏和Xbox360游戏机的出现,电子游戏行业蒸蒸日上,但独立的实体游戏机厅则不然。有人以为游戏机厅已经寿终正寝,但它们仍然存在———在电影院及一些旅游观光场所———不过,其消失似乎只是迟早的问题。10年前,美国有1万家游戏机厅,现在仅余约3000家。去年,游戏机厅行业的收入为8.66亿美元,这个数字乍一听还不错,但想到1994年该行业净赚23亿美元的纪录以及目前利润仍颇高只是因为玩游戏费用不菲,8.66亿美元就不算什么了。
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排在第一位的。AI研究始于上个世纪40 年代,从人工智能概念的诞生至今已有60 年, 未来AI会构建有一定智慧能力的人工系统,以解放或延伸人类。
在未来5~10 年中,人工智能将如同我们今天的水、电一样无处不在。无人驾驶技术将充当我们出行的司机;人脸识别将成为承担我们生活中的安保工作……
总之,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岗位,未来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利润越丰厚的行业,AI 取代其行业岗位的可能性就越大。
2. 物联网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物联网实现了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物品都将连接到互联网,方便人们识别、管理和控制。
到2025 年,物联网将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难再找到没有连接互联网的设备,智能烹饪、智能调节灯光、智能空调温控、智能家庭影院和音响、智能家庭护理等等,都将成为稀疏平常的事情。
3.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
虚拟现实创建了一个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在计算机上生成一个三维空间,并利用这个空间提供给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虚拟,让使用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增强现实在虚拟现实的基础上,将虚拟的三维世界套入现实世界并与之进行互动,达到“增强”现实的目的。
试想一个场景:一位久病住院的病人,把自己的VR环境设置成更舒适的场景,例如海滩、公园,还可以根据需要来更换环境,这样是不是对病人的康复更有好处呢?
4. 4D 打印
3D打印热度还未散去,4D打印也已到来。4D 打印颠覆了传统,具有全新的造物逻辑。传统而言,造物过程是先模拟后制造,或者一边建物一边调整模拟效果。
而4D 打印只需把产品设计通过打印机嵌入可以变形的智能材料中,在特定时间或激活条件下,无需人为干预,也不用通电,便可按照事先的设计进行自我组装,有没有让你想到科幻片?
5. 机器人
未来机器人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还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6.区块链
比特币风波刚过去不久,虽然在国内被禁止交易了,可不得不说它也将区块链技术的概念带进普通大众中。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它的“去中心化”特性被广泛认同。《华尔街日报》将区块链誉为“500 年以来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创新”。
7. 新能源
新能源是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
核聚变、太阳能将成为21 世纪的能源支柱。核聚变能具备为人类源源不断提供高效能源的潜力。太阳是地球万物生长的动力源泉,其能量仿佛取之不竭,但其实太阳的能量就是来自核聚变。
未来20年,全球50%至100%的能源将来自于太阳能。未来未来的汽车、游艇等出行工具将由太阳能供电,太阳能应用将遍布到生活的每个角落。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代即将来临。
8. 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说白了就是“心灵感应”。戴个电极帽控制外部电子设备的动作,如显示器上光标的移动、机械手的运动、轮椅的前进与后退、字母的输入等,其实现在很多已经实现了,不过大多停留在实验室,还未商用。
实现商用后,可以让盲人重新恢复视觉。同样地,实现人类夜视能力也不是不可能,甚至通过不断地更换身体机械零件从而得到永生,人类变成“超人”指日可待。
9. 基因测序
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个体的行为特征及行为合理。基因测序技术能锁定个体病变基因,提前预防和治疗。
数据显示,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07 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为7.9 亿美元,到2014 年市场规模为54.5 亿美元,预计2018 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超过11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1%。
10. 量子技术
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微型电脑的芯片上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小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却拥有电脑的计算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光和声音移动,这就是量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