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性杆菌一般指的是革兰氏阴性杆菌。
革兰氏菌,通过革兰氏染色法,能够把细菌分为两大类。
采用这种染色方法,是先用龙胆紫(亦称结晶紫)来染病菌,所有细菌都染成了紫色,然后再涂以革兰氏碘液,来加强染料与菌体的结合,再用95%的酒精来脱色20~30秒钟,有些细菌不被脱色,仍保留紫色,有些细菌被脱色变成无色,最后再用复红或沙黄复染1分钟,结果已被脱色的细菌被染成红色,未脱色的细菌仍然保持紫色,不再着色,这样,凡被染成紫色的细菌称为革兰氏阳性菌(G﹢菌);染成红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菌(Gˉ菌)。
阴暗鳐肝脏是指一种可以用来制作药品的海产品,但它的获取方式相当残忍。据说有些人靠潜水到深海去捕捉这种鳐鱼,然后将鳐鱼的肝取出来。
但鳐鱼肝脏里含有一种叫做“鳐毒”的物质,当肝脏被人类取出来时,这些毒素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泄漏出来,极大地危害到了人类的健康。因此,获取阴暗鳐肝脏的方式已经被很多国家禁止,而且人们应该从更健康、公正、合法的途径获取药材。
阴极块属于危废三类。
阴极炭块组装的炭阴极,在50年代开始使用半石墨质阴极炭块。80年代起,大型预焙槽都使用半石墨质阴极炭块和石墨质阴极炭块。近年来大型铝厂部分采用石墨炭块。
惰性阴极炭块,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阴极材料,除具有炭质材料所具备的导电性能、抗热震性能良好,机械强度较高外,铝液对炭块的浸润性能良好,耐铝液和电解质的化学腐蚀。适宜做惰性阴极的材料有炭化物(TiC)、氮化物(NbN)和硼化物(TiB2),研究较多的是硼化钛。
硼化钛涂层炭块是由硼化钛(TiB2)、树脂胶和炭素材料组成的混合料再加溶剂混合,最后加固化剂搅拌均匀制成涂料,涂抹在普通炭块基体表面,涂层厚5~10 mm,经150~300℃约40~50h的固化,缓冷即成。其特点是导电性能好,改善铝液对炭质材料的润湿性能,膨胀率低,减少了钠和电解质对槽底炭块的渗透和侵蚀。也有一种方法是直接在炭块表面压制一层含TiB2的炭糊层,然后与炭块一起进行焙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