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考试是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
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
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
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
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普通话考试时间主要在每年的4月、5月、6月以及10月、11月、12月,即每个季度的第三个周六和周日进行。这是因为国家语委规定普通话测试时间为“每年3月、4月、5月和10月、11月、12月,每个季度的第三个周六和周日”。
另外,不同级别的普通话测试站也有不同的考试时间。例如,市级测试站一般一年两次,而省级测试站和高校测试站则一年多次。具体的考试时间和次数可能会根据当地的需求和政策而有所不同。
回读一个自然段会被扣2分,具体规则如下:
1.读错一个音节,扣0.1分,漏读或增读一个音节,扣0.1分;
2.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5分、1分;
3.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4.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5.朗读不流畅,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6.超时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