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的故事出自西汉刘向的《新序杂事》。原文为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叶公好龙、井底之蛙、掩耳盗铃标题的主要特点是:每一个标题都是四字成语,而且标题都是贬义词。
2、掩耳盗铃:形容自欺欺人,自己骗自己。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二》,讲述的是一个人想偷铃铛,但又怕铃铛响,于是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
3、叶公好龙是指表面上说很喜爱,但实际上并不喜爱。
4、井底之蛙:形容见识狭窄的人。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讲述的是一只青蛙在井底看天,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叶公好龙的故事发生在河南省南阳市。南阳位于豫西南地区,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这个故事源自古代南阳的一则传说,讲述了叶公对龙的热爱和追求。叶公是南阳的一位贵族,他非常喜爱龙,并在家中饲养了许多龙。然而,当真正的龙降临到南阳时,叶公却害怕得不敢面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只是口头上喜欢某种事物,但当真正面对时却无法勇敢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