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三国时的钟繇,钟会的父亲。
楷书极佳,讲究法度,对后世书家影响很大,开中国书法艺术之先河。
受其影响,三国时有很多重视讲究写字的人,如张飞智欺张嗔之后,在石上刻的:“汉将军飞 大败张嗔于八? 勒马立铭”工于结构,苍劲有力。
书圣王羲之对他推崇备至。
据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笔法传授人名》说: 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
可见,钟繇是蔡邕书法的第二代传人。
钟繇,字元常,三国魏大臣、书法家。
颖川长社(属今河南长葛)人。
工书法,宗曹熹、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自成一家,尤精于隶、楷。
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
后人评其隶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其后的大书法家胡昭并称“胡肥钟瘦”。
与晋王羲之并称“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