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千手观音
开凿时间 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位于宝顶山石刻区大佛湾的南崖,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公元1174-1252)年间,为我国最大的集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代表作品。
大足石刻收录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5处,宝顶山石窟只是五分之一。北山石刻造像近万尊,最具代表性的第136号转轮经藏窟造像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2015年6月,重庆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博览园举行了千手观音造像抢救保护性工程竣工仪式,这意味着全国首个石窟修复项目、历时近8年的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工程完成,正式对游客开放
千手观音仙人掌(Opuntia microdasys)被砍头后,其恢复能力相当强,因为仙人掌属于多肉植物,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砍头即切除仙人掌的顶部生长点,这样做通常是为了繁殖或整形植株。
在砍头后,千手观音仙人掌会从切口附近的侧芽或基部的生长点发出新的芽条。这些新芽条会逐渐长大,形成新的分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新分枝会发展成新的仙人掌个体,并且可能会再次长出新的侧芽,从而使得植株变得更加繁茂。
最终,砍头后的千手观音仙人掌会形成一丛多个仙人掌头部的形态,类似于原本的“千手观音”形象。不过,具体的形态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砍头的位置、植株的健康状况、养护条件等。
为了促进砍头后仙人掌的健康生长,需要提供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水分和肥料,同时避免病虫害的侵扰。在恢复期间,应避免过度浇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烂。随着新芽的成长,可以逐步增加水分供应。
千手观音是中国佛教十三届神像之一,不属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省份,而是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在中国,千手观音被广泛地信奉和崇敬,很多寺庙会供奉千手观音的佛像。其中,以安徽天柱山千手观音寺、福建晋江千手观音寺和四川乐山大佛千手观音像为著名代表。除此之外,在台湾、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也都崇尚和供奉千手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