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丹州位于今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丹州镇,附近有丹阳河和南川河,再远一点,东边有黄河。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汾州置,以丹阳川得名,治所在义川(今陕西宜川东北,唐迁今宜川,宋改宜川),辖境相当今宜川县地。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废。
唐代万年县位于今陕西省长安县,即现在的西安市长安区。在唐代,长安城是首都,设有京兆府,而长安城的城廓外以朱雀大街为界,东归万年县,西归长安县,两县均归京兆府管辖。因此,唐代万年县的治所就在长安城的东侧,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市长安区。
唐代养瘤牛的原因是因为瘤牛是丝绸之路上的代表性动物,且唐代人喜好和追求宝马良驹。
瘤牛原产于中亚与西亚两河流域地区,中国中原与北方地区不产瘤牛,但在唐墓中却时有发现,包括金乡县主墓在内,发现瘤牛俑或壁画的唐墓,墓主人身份都较高,说明以瘤牛作为随葬品者有一定等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