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退休金的计算办法主要涉及到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具体如下:
基本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重要的计算依据,分别代表了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以及个人平均缴费水平。缴费年限包括了实际缴纳年限和视同缴纳年限,视同缴纳年限主要是在社保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的员工的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其中个人账户储存额主要来自于个人缴纳的部分(一般在8%),企业缴纳的部分也有一小部分进入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和退休年龄有关,例如60岁退休时,计发月数是139;50岁退休时,计发月数是195等。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涉及到平均缴费指数、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以及视同缴费年限等参数。具体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工资×视同缴费年限×相应比例。视同缴费年限主要是指在社保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的员工的年限。
以上就是退休金的计算办法,具体计算过程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当然,随着政策的差异,具体计算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退休金的缴费比例可以通过查询社保局的相关政策来了解。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单位缴费比例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员工和雇主都会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社保。
通过查询社保局的相关政策,可以了解到自己的退休金缴费比例是多少,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退休计划。同时,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咨询社保局或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来获得更加详细的解答。
养老金计算办法
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