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子式:H₂O,代表水的分子组成。
2. 密度:水的密度为1克/毫升,在4摄氏度时最大。
3. 溶解度:指一个物质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
4. 酸碱度:水的pH值,范围在0到14之间,7为中性。
5. 硬度:指水中钙、镁等矿物质的含量,硬度分为软水和硬水。
6. 电导率:指水中离子含量的多少,电导率越大,水中离子含量越多。
7. 溶解氧: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对于水中的生物生存非常重要。
8. 悬浮颗粒:指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如泥沙、微生物等。
9. 化学需氧量:指水中可氧化的有机物的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10. 生物需氧量:指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所需的氧气量,是衡量水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有11种物理状态。
1、固态。
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热力学平衡状态,与液体和气体相比固体有比较固定的体积和形状,质地比较坚硬;2、液态。
液体是有流动性的,把它放在什么形状的容器中它就有什么形状,当液态物体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被打破时,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当液态物体分子间热运动减小,小到分子间化学键可以形成,从而化学键在分子间占主导地位时,液体变为固体;3、气态。
气态是物质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流体,它可以流动,可以变形,可以扩散,其体积不受限制,气态物质的原子或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之间可以自由运动,气态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动能比较高;4、非晶态。
固态物质原子的排列所具有的近程有序和长程无序的状态,使晶体和原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排列,是高度有序的结构,这种有序结构原则上不受空间区域的限制,故晶体的有序结构称为长程有序,具有长程有序特点的晶体,宏观上常表现为物理性质,随方向而变,称为各向异性,熔解时有一定的熔解温度并吸收熔解潜热;5、液晶态。
物质在熔融状态或在溶液状态下虽然获得了液态物质的流动性,但在材料内部仍然保留有分子排列的一维或二维有序,在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这种兼有晶体和液体部分性质的状态称为液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的物质叫液晶;6、等离子态。
物质原子内的电子在脱离原子核的吸引而形成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共存的状态,此时,电子和离子带的电荷相反,但数量相等,这种状态称作等离子态;7、超固态。
超固态是指当物质处于在140万大气压下,物质的原子就可能被压碎,电子全部被挤出原子,形成电子气体,裸露的原子核紧密地排列,物质密度极大;8、中子态。
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在更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质子吸收电子转化为中子,物质呈现出中子紧密排列的状态,称为中子态;9、超导态。
超导态是一些物质在超低温下出现的特殊物态,某些物质在低温条件下表现出电阻等于零的现象就是超导;10、超流态。
超流态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物理状态,这种状态只发生在超低温下的个别物质上;11、超离子态。
水的组词包括:
1.水坝,解释:拦蓄或容纳堰坝上游的水体的(例如河流或水库的)坝;横贯水道建造以限制或阻止水流的障碍物 ;造句:这是去年政府新修的水坝;
2.水泵,解释:能用于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或增加水压的泵 ;造句:现在农村家家都有水泵,引水浇地方便多了;
3.水兵,解释:在军舰上服役的士兵,进行水战的士兵;造句:他的父亲是一名水兵;
4.水彩,解释:一种绘画颜料 ;造句:孩子们在开学之前有了属于自己的水彩笔;
5.水草,解释:几种禾草或禾草状植物中的一种,繁盛生长在潮湿地方的 任何漂浮水面或沉底的水生植物;造句:水里漂浮着绿油油的水草,水草之间还有几只快乐游荡的小鱼。
水的其他组词还包括:水厄、水榭、水平、水西、水藻、水晶、水分、水泵 、水浒、水云、水獭、水土、水湄、水果、水泊、水波、水月、水灵、水墨、水潦、水份、水洼、水德、水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