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
华夏也称夏、诸夏。
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诸侯,称为诸夏。
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夷与裔作为四方。
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
中华又称中夏。
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这里的华亦即夏。
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
在甲骨文中,夏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
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
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
后又以黄帝部和炎帝部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联盟,华夏部落的来源基本固定。